测定是什么意思
发音:
意思解释
手机版
- cèdìng
经测量后确定:~方向 ㄧ~气温。
- 测 (測)cè ㄘㄜˋ1)利用仪器来度量:~绘。~量。~控。~算。观~。2...
- 定 dìng ㄉㄧㄥˋ1)不动的,不变的:~额。~价。~律。~论。~期。~...
- 测度 cèduó推测;揣度:她的想法难以~ㄧ根据风向~,今天不会下雨。
- 测字 cè zì把汉字的偏旁笔画拆开或合并,作出解说来占吉凶(迷信)。也说拆字。
- 测廋 猜测谜语。 廋, 廋辞。 ▶ 清 袁枚 《随园随笔‧扬子》: “《法言》十三篇, 如评 子胥 曰卒眼之, 评六国曰方肉、方木;问 馀 耳 曰光初;称 文帝 曰宫不女。 全是割裂文义, 测廋猜谜, 读之欲呕。” ▶ 清 秦笃辉 《平书‧人事上》: “ 杨修 以好为幼妇, 见忌于 曹瞒 ; 刘显 以贞与上人, 遭斥于 梁武 。 皆测廋之累也。”
- 测天 1. 观测天文。 ▶ 汉 刘向 《说苑‧权谋》: “众人之智, 可以测天, 兼听独断, 惟在一人。” ▶ 《宋史‧天文志一》: “ 汉 马融 有云: ‘上天之体不可得知, 测天之事见于经者, 惟有玑衡一事。 ’” 明 冯时可 《雨航杂录》卷上: “ 汉 儒之于经, 台史之测天也, 不能尽天, 而观象者莫能废。” 2. 现为航海和航空用语, 指船舶或飞机驾驶员在航行中观测天体, 以求出船舶或飞机的地理坐标的方法。 如海船上一般用六分仪观测日、月、星辰等天体的高度, 定出当时船位的经纬度。
- 测影 亦作“测景”。 测量日影, 以推算岁时节候。 ▶ 《宋书‧律历志中》: “又史官受诏, 以土圭测影。” ▶ 《旧唐书‧天文志上》: “ 开元 十二年, 诏太史 交州 测景。” ▶ 明 沈德符 《野获编‧历法‧日圭同异》: “再阅 朱裕 疏, 内云观象台晷表, 与 南京 矛盾, 是即 正统 间 彭德清 测景不同之说也。 未审其说确否。”
- 测地线 测地线拼音:cè dì xiàn 注音:ㄘㄜˋ ㄉㄧˋ ㄒㄧㄢˋ 词语解释 在曲面上一个小范围内,连接两点的最短的曲线。球面上的测地线是大圆。
- 测恩 深恩。 ▶ 《文选‧江淹<杂体诗‧效颜延之“侍宴”>》: “测恩跻逾逸, 沿牒懵浮贱。” ▶ 李善 注引《尔雅》: “测, 深也。”
- 测地卫星 测地卫星拼音:cè dì wèi xīng 注音:ㄘㄜˋ ㄉㄧˋ ㄨㄟˋ ㄒㄧㄥ 词语解释 用于大地测量的卫星。运行在高1000~2000千米的近圆形轨道上。由几个基准站和一个被测点同时观测测地卫星,进行大地联测,可定出基准点和被测点相对于卫星的方位和距离,从而计算出被测点的大地坐标,绘制成地图和海图。通过对卫星轨道摄动的测定,还能推算出地球的大小、形状和地球重力场分布等资料。
- 测悟 通过推测而领悟。 ▶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七: “慢慢的, 他测悟出来: 日本 人, 当放了老人的时候, 一定强迫他起下誓, 不准把狱中的情形告诉给第二个人。”
- 测地 1. 测定土地的广狭、高低。 ▶ 宋 晁补之 《再上苏公书》: “夫九九之术, 非可以推天而测地。” ▶ 清 孙诒让 《周礼政要‧图表》: “泰西图学最精, 非徒通人达士, 测地步天, 精究图象, 而童子妇女, 入初等小学堂, 即教以绘事, 故兵农工商, 无不能作图。” 2. 现作军事名词。 指炮兵为确定火炮阵地, 侦察仪器等的坐标和赋予基准射向而进行的测量作业。 是统一射击指挥和确定火炮射击诸元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