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舌造句
例句与造句
- 骨舌鱼类口的咀嚼器主要在副蝶骨,舌内骨和基舌骨之间。
- 鱼类舌由基舌骨支持,本身无肌肉,仅可前后挪动帮助吞食。
- 基舌软骨有1对指状突,2对角鳃骨均骨化或仅有1对骨化,上鳃骨仅1对。
- 第2对咽弓为舌弓,支持舌部,由一块基舌软骨、成对的舌颌软骨及角舌软骨组成。
- ③基舌软骨,位于腹面前中央,左右角舌软骨之间的一块三角形软骨,为支持舌的软骨。
- 用基舌造句挺难的,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
- 由两侧舌颌软骨、角舌软骨和中央、的基舌软骨组成,主要为舌的支持物,也协助支持上、下颌,第3~7对为鳃弓,支持鳃和鳃隔,让鳃裂彼此分开,利于呼吸。
- 基舌软骨有1对或2对辐射状的指状突,角舌骨粗大,左右不相连;上舌骨骨化;鳃弧2对,角鳃骨2对,第一对骨化,第2对骨化或软骨质;上鳃骨1对或2对骈列分界不清晰。
- (二)、舌:鱼类的舌一般比较原始,不能活动,仅为基舌骨的突出,外覆粘膜而成(圆口类的舌富含肌肉,因营半寄生生活而非常发达),有些种类前端游离,如鳗鲡科,有些不游动,如鲤科。
- 骨骼系统中咽颅7对分节弧形软骨中的第二对,包括背面一对舌颌骨(hyomandibular),中部的一对角舌骨和腹面连接左右角舌骨的单块基舌骨;颌舌骨的上端固着于脑颅,下端以韧带或通过其他骨块与下颌关连,鱼类以舌颌骨将下颌悬挂于脑颅的形式称为舌接式。
- 而硬骨鱼类进化为膜性硬骨前颌骨和上颌骨,代替了软骨上颌(腭方软骨),麦氏软骨进化为软骨性硬骨的关节骨、齿骨和隅骨等,第二对舌弓由两侧舌颌软骨、角舌软骨和中央、的基舌软骨组成,主要为舌的支持物,也协助支持上、下颌,第3~7对为鳃弓,支持鳃和鳃隔,让鳃裂彼此分开,利于呼吸。
- 四肢较发达,指4,趾5或4;皮肤光滑无疣粒,有或无唇褶,有眼睑和颈褶;体侧有肋沟;有前额骨和泪骨;无额鳞弧,有翼骨,仅肥鲵属的翼骨与上颌骨相连接,犁腭骨或短或长;犁骨齿短或呈“U”字形;多数种的中耳有耳盖骨,耳柱骨坻向椭圆窗;隅骨不与前关节骨合并;肩胛提肌与耳盖骨相连;舌弧长,上舌软骨和角舌软骨合并,基端与基舌骨连接;鳃弧2对;第一上鳃软骨与第一角鳃软骨愈合成一软骨片;有第二上鳃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