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卧榻。
▶ 《南史‧贺革传》: “﹝ 革 ﹞有六尺方床, 思义未达, 则横卧其上, 不尽其义, 终不肯食。”
▶ 宋 欧阳修 《憎苍蝇赋》: “华榱广厦, 珍簟方床。 炎风之燠, 夏日之长。”
- 方: fāng ㄈㄤˉ1)四个角都是90暗乃谋咝位蛄雒娑际侵苯撬谋咝蔚牧⑻...
- 床: chuáng ㄔㄨㄤˊ1)供人睡卧的家具:~铺。木~。~榻。2)像床的...
- 方底: 盛书简的袋子。 因底呈方形, 故称。 ▶ 《后汉书‧广陵思王荆传》: “ 光武 崩, 大行在前殿, 荆 哭不哀, 而作飞书, 封以方底。” ▶ 李贤 注: “方底囊, 所以盛书也。” ▶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三: “﹝ 田山姜 ﹞比督学 江 南, 舁以肩舆, 从两驴, 载衣裳一箱, 五经子史两方底。”
- 方广: 1. 面积;范围。 ▶ 《宣和遗事》后集: “又如此行十馀日, 方至一小城, 云是 西污州 ……其中方广不甚大, 有屋数十间, 皆颓弊。” ▶ 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三钞‧南海盘陀石》: “ 武当山 圣帝金殿, 方广不逾二丈, 虽容千人, 亦复不窄。” 2. 佛教语。 大乘经典、教义的通称。 其言富、其理正, 故名。 亦借指佛教。 ▶ 《文选‧王屮<头陀寺碑文>》: “方广东被, 教肄南移。” ▶ 吕延济 注: “方广, 佛号也。” ▶ 隋 吉藏 《胜鬘宝窟》卷中: “方广者, 是大乘经之通名也……理正为方, 言富为广。” 3. 指佛寺。 ▶ 清 金人瑞 《敬生诵经宝林寺访之作》诗: “不然何今日, 含泪访方广。”
- 方底圆盖: fāng dǐ yuán gài 【解释】比喻事物不相合。【出处】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兄弟》:“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,犹方底而圆盖,必不合矣。”【拼音码】fdy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