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极小的一点。
▶ 《景德传灯录‧福州玄沙师备禅师》: “十方诸佛把汝向上顶着, 不敢错误一分子。”
II
指全体中的一个。 如: 国民一分子。
▶ 巴金 《<复仇集>序》: “他们同是人类的一份子, 他们是同样具有人性的生物。”
- 一分: 1. 整体分为若干分的一部分。  ...
- 子: zǐ ㄗˇ1)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~女。~孙。~嗣。~弟(后辈人,...
- 一分: 1. 整体分为若干分的一部分。 ▶ 《史记‧孟子荀卿列传》: “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, 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。” ▶ 汉 王充 《论衡‧解除》: “夫土地犹人之体也……则一宅之土, 犹人一分之肉也。” ▶ 宋 真德秀 《问止于至善》: “知到十分精处, 而行处有一分未密, 亦未得为至善。” ▶ 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上: “ 文王 在时, 天下三分已有其二, 若到 武王 伐 商 之时, 文王 若在, 或者不致兴兵, 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 文王 。” 2. 一点儿;少量。 ▶ 战国 宋玉 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 “臣东家之子, 增之一分则太长, 减之一分则太短。” ▶ 《宋史‧道学传一‧邵雍》: “新法固严, 能宽一分, 则民受一分赐矣。” ▶ 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上: “此心无私欲之蔽, 即是天理, 不须外面添一分。” ▶ 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二回: “许那 高四 的东西也一分不少, 都悄地送了。” ▶ 鲁迅 《热风‧随感录四十一》: “有一分热, 发一分光, 就令萤火一般,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, 不必等候炬火。” II 1. 犹言(所得的)一部分。 ▶ 晋 陶潜 《搜神后记》卷九: “有一大熊来, 瞪视此人。 人谓必以害己。 良久, 出藏果, 分与诸子。 末后作一分, 置此人前。” ▶ 《景德传灯录‧普愿禅师》: “师曰: ‘土地前更下一分饭。 ’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摺: “望和尚慈悲为本, 小生亦备钱五千, 怎生带得一分儿斋, 追荐俺父母咱!” ▶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八回: “姑娘一进洞房, 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奁。” 2. 一户(人家)。 ▶ 元 无名氏 《盆儿鬼》第一摺: “俺这里方圆四十里, 再无一分人家。” ▶ 元 无名氏 《看钱奴》第二摺: “自从与那一分人家打墙, 刨出一石槽金银来, 那主人家也不知道。” ▶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‧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》: “ 明 末 清 初的时候, 一分人家必有帮闲的东西存在的。”
- 一分行情一分货: 俗谚。 出什么价钱得到什么货色。 ▶ 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五回: “一分行情一分货, 你拚得出大价钱, 他肯拏行货给你吗?” ▶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五回: “凡有所为而送的, 无所谓轻重, 也和我们做买卖一般, 一分行情一分货。”
- 有一分热, 发一分光: 谓有多大能力, 就贡献多大力量。 ▶ 鲁迅 《热风‧随感录四十一》: “所以我时常害怕, 愿 中国 青年都摆脱冷气, 只是向上走,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……有一分热, 发一分光, 就令萤火一般,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, 不必等候炬火。”